BBA集体转向!放弃全面电动化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趋势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传统豪华品牌的转型路径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奥迪近日发布声明,宣布不再坚持2033年全面停售内燃机车型的目标,同时否定了2026年停止研发燃油车的计划。这一调整标志着奥迪正式放弃此前所倡导的全面纯电化路线。至此,德系三大豪华车企BBA(奔驰、宝马、奥迪)已集体放缓电动化战略节奏,转向更为灵活和多元的动力布局。
从过去几年激进的目标设定到如今逐步修正的现实考量,BBA的战略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其全球业务结构、电动化成本、盈利模型等因素密切相关。奥迪在最新声明中虽依然表达了对电动化目标的长期坚持,但也强调必须考虑不同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差异化推进。奔驰早在2023年就调整了2030年前“全面电动”的目标,强调保留燃油车型是基于用户需求和市场实际情况的理性选择。宝马则自始至终未设定具体的电动化“终点时间”,而是始终坚持“技术多元化”与“客户选择权”的原则,在电动、混动和燃油多条路径上同时布局。
促使BBA集体“踩刹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在燃油车领域所积累的庞大技术资产。奔驰和宝马拥有成熟且先进的内燃机研发与制造体系,奥迪也在发动机技术上深耕多年。若选择完全放弃,将面临巨额沉没成本和大规模组织结构重组的风险。此外,现有燃油车型在全球范围内仍具备强劲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内燃机车型仍是销量主力。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电动化盈利模式尚未成熟。虽然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但BBA旗下的电动车型在利润率上仍难以与燃油车媲美。例如,奥迪Q4 e-tron的制造成本高于传统Q5,而奔驰EQS在中国市场的终端售价大幅下调后,库存和盈利压力明显。与比亚迪、小鹏、蔚来等中国自主品牌在智能化、价格战等方面的激烈竞争相比,BBA在电动产品上暂时缺乏具备市场统治力的拳头车型。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电动化的接受程度和政策引导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市场策略的复杂性。在欧美和中国市场,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完善;而在南美、非洲等地,充电网络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不高,这使得BBA在全球市场推行统一战略显得不切实际。
面对此情此景,BBA的“退一步”,并非意味着放弃转型,而是以更可控的节奏面对现实挑战。相比一蹴而就的激进策略,这种更具弹性的发展模式更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电动化的可持续推进。豪华品牌的核心优势不仅仅在于技术和品牌力,更在于应对产业变化时的应变能力和全球统筹能力。
奥迪此次战略调整只是开始,整个汽车产业的电动化道路依然在继续,但前行的方式和节奏已然发生变化。BBA的选择,是在复杂现实中为自己争取更多适应未来的空间,也为行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更理性的参考路径。
-
一汽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2亿!
2025-09-24 -
旭化成发布新型传感解决方案,无需摄像头即可检
2025-09-16 -
从 VinFast 到保时捷:西门子为汽车智造按下“
2025-09-11 -
京东工业发布汽车等九大行业场景采购解决方案手
2025-08-26
最新资讯
-
SACHS空气悬挂支柱总成 - 智能集成,
2025-09-26 18:43
-
战略突破:三菱电机以匠人心态引领功
2025-09-26 11:04
-
出彩才出色|2025 3M™汽车改色膜208
2025-09-25 12:14
-
一汽车零部件项目正式落户安徽
2025-09-25 08:40
-
2025工博会:从产线到医院、从实验室
2025-09-24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