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钟看懂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汽车产业正在加快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融合发展,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及方向。
在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代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路线图的内容进行了发布。
该路线图采取了“1+7”的框架,分别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技术、节能汽车技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燃料电池
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下面我们对其中的汽车轻量
化技术来进行解读。

此次发布的路线图提出轻量化技术的发展思路,主要分三个阶段实现汽车的逐年减重。
第一阶段为2016年-2020年,实现整车比2015年减重10%。重点发展超高强度钢和先进高强度钢技术,包括材料性能开发,轻量化设计方法,成型技术,焊接工艺和测试评价方法等,实现高强度钢在汽车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开展铝合金板材冲压制作技术研究并在车身实践,研究不同材料的连接技术。
第二阶段为2021年-2025年,实现整车比2015年减重20%。以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为主线,实现钢铝等多种材料混合车身,全铝车身的大范围应用,实现铝合金覆盖件和铝合金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和产业化应用,同时加大对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的开发,增加镁合金和碳纤维零部件的应用比例,单车用铝量达到350kg。
第三阶段为2026年-2030年,实现整车比2015年减重35%。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解决镁合金及复合材料循环再利用问题,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混合车身及碳纤维零部件的大范围应用,突破复杂零件成型技术和异种零件连接技术。单车用镁合金达到45kg,碳纤维使用量占车重5%。
总体思路如下:

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和发展重点分别为:

车身主要是材料、结构的轻量化技术,车身对轻量化来说是重中之重。关于车身轻量化目标,路线图提出2016-2030年,车身质量最终将实现较2015年减重40%。车身轻量化在用材、设计和工艺的发展目标分别为:

其中,汽车车身整备各阶段减重及各类车用材料用量目标分别为:

汽车轻量化的不同项目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及优先行动项为:

- 下一篇:优化内外饰组件 创造舒适驾乘之旅
- 上一篇:工程塑料在汽车塑料零部件的应用探秘
-
一汽车零部件项目正式落户安徽
2025-09-25 -
电装中国以创新助力“双碳”目标 推动制造业低
2025-09-12 -
高温季行车安全需重视:TRW SPS 制动盘让你的刹
2025-07-19 -
跨越速运凭什么“圈粉”万千客户?“中国零担30
2025-07-01
最新资讯
-
北汽蓝谷2025 Q3:毛利转正+双品牌爆
2025-10-26 16:03
-
“铸金杯 新一程”金杯品牌日暨全系
2025-10-24 17:54
-
【智绘工业之魂,铭记使命必达】——
2025-10-24 16:19
-
一汽车项目落户咸宁,打造华中新能源
2025-10-23 14:33
-
13场特邀报告:名家大咖汇聚 共襄学
2025-10-23 1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