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机器人 > 正文

协作机器人对于工人而言,是威胁还是机遇?

2018-01-18 17:28:51·  来源:丹麦优傲机器人
 
每一种新技术的演化和普及背后伴随着两种因素:其一是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其二是做事效率越来越高。协作机器人从诞生之初,到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并将很快迎来爆发期也有着同样的原因。
每一种新技术的演化和普及背后伴随着两种因素:其一是生产成本越来越低,其二是做事效率越来越高。协作机器人从诞生之初,到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并将很快迎来爆发期也有着同样的原因。无论是协作机器人的生产厂商,还是试用协作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的用户,都可以在这波浪潮中受益。这项新型的“工具”不仅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颠覆了生产关系:让人与机器并肩工作成为可能。



从机器人诞生之初,对于这项技术的正反两派意见就不绝于耳。机器人不知疲倦、标准化作业、可以不带情绪地劳动,比起人工操作而言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机器人的诞生,提升了生产效率,帮助厂商降低了成本,因此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工厂中。

“既然有了机器人,是不是就不在需要人了?”

“机器换人”的说法听起来是不是意味着随着自动化程度的加深,人的作用越来越小?”

“机器人的普及是否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创造这样的工具,对于人来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上述观点一直是机器威胁论支持者们担忧的问题。



回到机器人的发展来看,从发达国家经历的状况入手,相信有许多趋势值得参考。事实上,机器人的发展对制造商回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工人就业和机器人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事实上,自动化正在通过不同的形式证明其对全球制造业就业的重大积极影响,并且有大量的研究持续证明了这些结论。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表示,与低成本国家采购的类似产品相比,较低的自动化成本已经显著提高了美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受访制造商还表示,由于加大了自动化投资,预计在未来5年内他们会增加至少5%的就业岗位,且超过1/4的人预计会增加至少10%的就业机会。

美国推进自动化协会发表的一份名为《机器人推动了美国生产率和就业增长的新浪潮》的报告讨论了这一问题。摘自该报告的以下图表显示了美国20年来就业增长与机器人出货记录的关系,表明机器人的使用与就业的总体改善齐头并进。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VS.非农就业人数(1996–2014)

虽然发达国家的状况不能完全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教科书,但对于中国这个有着世界上最复杂工业体系、最丰富生产场景、以及巨大工业数据积累的国家而言,预示着机会。

几十年的行业发展和人才储备为中国制造的加速提供了物质条件,我们在吸收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当寻找适合本地的自动化之路。实现工业4.0并不是所有厂商的唯一标准,协作机器人诞生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所有的工厂都成为关灯工厂。

与“工业4.0”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无人化稍有差异的是,协作机器人设计为与工厂内特定位置仍然保留的人类工人一起工作。简而言之,在许多工业4.0环境中可能并没有工厂工人的工作空间,协作机器人的发明是以为打破人和机器的隔阂,因为人的智慧和能力对于发挥机器的作用至关重要,包括协作机器人的部署和编程在内,人和机器人需要进行对话。



所以,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作为协作机器人领域标杆企业的优傲坚持: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要将人的智慧留存在工厂中。